玉器收藏与鉴赏:玉勒子

勒子,又称“腊子”,多以玉材制作,起源于古代的玉管饰,一般中间有通天孔,多数单独佩戴。型制多见圆柱形、扁圆形、纺锤形、腰鼓形、方柱形、三角柱形、六角柱形等等。勒子上多见兽面纹、卷云纹、谷纹、龙纹、凤纹、文字等等,早期勒子以素面为主。勒子在玉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此件玉勒子型制为半圆柱束腰形。高5.8厘米,背面最宽处2.8厘米,最窄处2.6厘米。上下端面平齐,对钻通天喇叭孔,纹饰雕琢工艺精湛。圆面为正面,雕刻抽象的人面像,宽额,三层凸出环形眼,额头上阴刻双线锔钉状弯眉。长鼻梁上端与额头连接,鼻头以仰卧卷云纹表示。鼻下方双阴线刻八字内回转胡子,凹口大且张开,刻有上下双排牙齿共14颗。双耳肥大,以立状卷云纹表示。脖颈较粗壮,上满刻卷云纹,其中两侧各阴刻一圆环。平面为背面,框边。框内剔地浮雕饕餮纹和卷云纹。玉勒子材质已完全质变为象牙白色,玉质不详。玉勒子表面包浆自然、润泽,有少许沁色和灰皮。
- 上一篇:唐代的香盒多为金银制品 一般作为贺礼之用
- 下一篇:竹雕笔筒踏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