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24小时服务热线:0371-567592990371-56759299/13703936877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河南金兰浮雕公司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宋代家具研究--丰赡有趣的宋代

发布时间:2015-09-28 11:27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点击: 字号:

  宋代的架具种类繁多,按具体功用可主要分为灯架、巾架、盆架、瓶架、衣架、镜架、鼓架、炉架等许多种类。本文就结合一些出土的实物,对其进行梳理和说明。
 
  灯架之矮灯座和高灯架
 
  这一时期的照明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点灯油和点蜡烛,均需要架座来支撑,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灯架造型。一般来说,搁在桌上的为矮灯座,立在地上的则为高灯架。灯架多有较大的底座,以便于放置安稳,其底座形状有十字形、曲足形、屏座形、支架形和平底形等。灯架上部的造型也多变,除了出现最多的直杆形外,还有树杈形、S形、托盘形以及其他仿生形等。
 
  图1 南宋佚名《韩熙载夜宴图》中的烛架
 
  宋代的灯架样式众多,可见于河南安阳新安庄西地44号宋墓壁画、河南洛阳涧西宋墓壁画、河南洛阳邙山宋墓壁画、河北宣化下八里辽墓壁画、河南辉县百泉金墓壁画、山东高唐金虞寅墓壁画等中,著名的南宋佚名《韩熙载夜宴图》中也画有一件三曲足直杆式烛架(图1),在造型上与1985年出土、今收藏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博物馆的西夏羊铁灯架(图2)颇有相似之处,后者也有三足,身形高耸劲瘦,曲线流畅,只是一为烛架,一为灯架。铁灯架在固定灯盏处还模拟了羊头的造型,较为生动。相比之下,河北曲阳南平罗北宋墓砖雕形象中的灯架则简朴许多。
 
  图2 西夏羊铁灯架
 
  南宋马麟《秉烛夜游图》中描绘了室外门径两旁相互对应的灯架。河北宣化辽张文藻墓出土的雁足灯架(图3)原置于墓室后室中心的木桌上,足为三角支钉式,形似雁足,长柄形灯架,上托一圆形灯盘,盘中心有一圆筒形灯盏。灯盘直径8cm,通高23cm。灯架整体造型简括有力。
  图3 河北宣化张文藻墓出土的雁足灯架
 
  至宋代,衣架已颇为普遍
 
  衣架作为挂衣物的架具在当时颇为普遍,近年来屡有其实物与图像的出土与发现。例如,甘肃武威西郊林场西夏墓出土2件木衣架,其中一件彩图架具基本保存完好,高43cm,横杆长56cm,座宽39cm。通体髹赭色,结构简练,横杆上翘成云头状,精巧美观。座为横木加脚撑,横木长25cm,宽3.5cm。另一件惜已朽残。
 
  山西大同金阎德源墓出土木衣架的底座则为十字形,横杆两端上翘成花瓣形。
 
  河北宣化辽张文藻墓出土木衣架的横杆长58cm,十字形架座长、宽均为31.5cm,高75cm。上部则呈三角形,上端为一抹角横木杆,横杆两端翘起呈弓角形,以承衣服,横杆中间为一方形抹角立柱,立柱两侧伸出支撑的斜木,立柱最下侧为十字形座,四面也用斜木支撑。斜撑木之间均作出榫卯,或用竹钉扣嵌以加固。横杆上尚存有织物纹,可以证明其为衣架。(参见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宣化辽张文藻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9期。)
 
  内蒙古喀喇沁旗辽墓出土木衣架(图4)通高156cm,由座和架两部分卯合而成,结构简练、造型独特。底座为中间连以两根细横枨的两块厚木方组成,木方下面锯出两个对称的三角齿形,使木方造型颇似粗黑体的英文大写字母“M”。此底座既是衣架的必要功能件,使其稳正,又是衣架惟一具有装饰性的部件,使得以结构为主的衣架在造型上多了几分趣味。
 
  图4 内蒙古喀喇沁旗辽墓出土木衣架
 
  此外,河北宣化下八里辽韩师训墓壁画、河南安阳小南海北宋墓壁画、河南洛阳涧西宋墓壁画、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江苏淮安1号宋墓壁画、山西大同十里铺辽墓壁画等壁画中也可看到不同形式的衣架形象,河南安阳新安庄西地宋墓、河南洛阳邙山宋墓、河南郑州宋墓中均有砖雕衣架形象。其中,河南安阳新安庄西地宋墓砖雕、河南洛阳涧西宋墓壁画和山西大同十里铺辽墓壁画中的衣架架杆均是水平式,而其余的衣架架杆的两端头均上翘,其中河南安阳小南海北宋墓壁画、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和江苏淮安1号宋墓壁画中的衣架架杆两端翘曲成的花形很相似,也和前述的山西大同金阎德源墓出土的衣架形状颇为相像。
 
  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后室壁画绘有卧房情景,有对镜着冠的妇女,其后有衣架,雕饰精美,两头搭脑出头,并上翘成龙首状,搭脑下两侧有挂牙。
 
  少见的巾架
 
  宋代的巾架形象不多见,目前仅见于山西岩山寺金代壁画、山西汾阳金墓砖雕中,这种挂放毛巾的架具在体量上一般小于衣架,按常理应该在当时使用较多,有可能有些毛巾被直接放在衣架上,或者有一部分巾架被当作衣架,当然,也有可能巾架在当时的家具中地位次要,故被反映到绘画和雕刻中的不多。巾架实物可见于山西大同金阎德源墓,此墓出土的杏木巾架通高18.8 cm,横杆长15.2 cm,由十字底座、立杆、横杆三部分组成,横杆两端制成云头状。
 
  盆架上的束腰三弯腿
 
  宋代盆架实物也有一些出土发现,例如河北宣化下八里辽张文藻墓、张世本夫妇墓和山西大同金阎德源墓均出土了木制盆架。
 
  图5 河北宣化下八里张文藻墓出土木盆架
 
  河北宣化辽张文藻墓出土的木盆架(图5)顶部为圆形,圆口沿,以四块雕成弧形的椭圆形木结合而成,木两端凿成榫卯相接,下有四个圆柱形足,足间以十字枨相拉,周圈以弧形枨加固。直径34cm,残高24.5cm。盆架出土时上置三彩洗,故可能为当时的实用家具。它与河北宣化下八里辽张世本夫妇墓出土的木盆架结构几乎一样。
 
  图6 山西大同金阎德源墓出土的木盆架
 
  山西大同金阎德源墓出土的杏木质盆架(图6)构造较为复杂,高束腰,腰间有6块“卍”字纹(也称“卍字不到头”纹)透雕围板。六足,均为三弯腿,足间有卷云纹牙头与牙条。通高13.8cm,由三弯腿、下衬、围板、座圈四部分组成。三弯腿与座圈相连接,座圈直径为12.8cm,三弯腿中部有十字枨的支撑(参见大同市博物馆《大同金代阎德源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4期)。山东高唐金虞寅墓壁画中的高束腰三弯腿盆架与之几乎如出一辙,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中的盆架也与其类似。后来的山西大同元代冯道真墓壁画中的6足盆架也和它们较为相似,只是在装饰上不如前述几者讲究。这些盆架上出现的束腰三弯腿形式对后来的明清家具产生了重要影响。
 
  图7 南宋马公显《药山李翱问答图》中石凳上的盆架
 
  宋代盆架形象还可见于河南洛阳涧西13号宋墓壁画、南宋马公显《药山李翱问答图》(图7),河南安阳新安庄西地宋墓砖雕上也有盆架形象。其中,河南洛阳涧西13号宋墓中出土的浮雕盆架三足略向外卷曲,南宋马公显《药山李翱问答图》中的盆架则以野外石头摆设而成。
 
  除了以上几种架具外,宋代架具中还有瓶架、镜架、鼓架、炉架以及香薰架等,也非常有趣,我们将在以后文章中着重介绍。
好(106) 差(0)
分享到:0用手机看
QR 码

拍下二维码,信息随身看

试试用App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观看此页面。

相关文章Related Articles

  • 锻铜浮雕的空间形态优势

    07-18

    锻铜浮雕在空间形态上如何构造优势?跟砂岩,玻璃钢,石材相比,客户为什么会选择锻铜浮雕?锻铜浮雕相对于其他材料的浮雕而言价格必然是要昂贵很多,为什么还是很对客户对锻...

  • 城市浮雕

    07-24

    城市浮雕,指的是在城市公共场合供市民走过路过观看的浮雕,城市的可以当成是景观浮雕的一部分,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城市浮雕对于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很有必要的,一个好的...

  • 浮雕术语二

    07-16

    浮雕术语,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些浮雕的设计术语,什么叫做多层次浮雕, 浮雕中的浮雕起位又是指的是什么?我们寻找浮雕设计制作的时候了解更多的浮雕术语是否对我们鉴赏欣赏浮雕...

  • 浮雕赏析要素

    07-13

    对于浮雕的赏析应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材质,二是空间感,三是绘画,从材质上看浮雕设计师是否能充分利用不同材质的优势发挥出其艺术魅力,空间感是看浮雕在绘画中对空间和形...

相关评论Feedback

 

此页对你是否有帮助?

你的反馈有助于完善此网站。

有帮助 有一定帮助 没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