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24小时服务热线:0371-567592990371-56759299/13703936877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河南金兰浮雕公司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刘建文个展反思信息时代

发布时间:2016-03-09 10:44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点击: 字号:


 
  被称为香港Figure人形玩具教父的刘建文(Michael Lau),现正于时代广场Living Room Museum举行个展之五——“Michael Lau Exhibition V:what?we:want!”,开幕礼昨日于同场举行。
 
  探讨人追求什么
 
  此次展览的一系列绘画及玻璃纤维雕塑作品共二十一件,源自Michael对当下信息时代的反思,他希望能够通过这些作品和其中的一些信息,引起大家对生活中看似简单又普遍的问题进行探讨。
 
  “究竟现代人所追求的是什么?”Michael表示,在物质丰富的时代,大部分人已不用胼手胝足地过日子,那么人们的追求是否已经依赖了互联网并生存于这空间?作品《WANT》人形偶低着头看着一手,另一手则向上举起,Michael介绍,这样的状态是矛盾的,一只手表示着有所求,另一只手却在做别的事情,就像现代人总是低头看手机。“数码信息时代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多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人们沉浸在其中的现象,也让人困惑。”他肯定这些信息平台所带来的大量信息和知识,但人们通过它得到的东西有多少真正能被消化并存于脑海,这令人质疑。
 
  展览中的雕塑作品,Michael使用了不同材质的海绵,将每件雕塑作品打造为半立体的形态,表现人们从以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演变如今平面荧幕的2D影像。他称之为“2D平面社交现象”,并将此融入雕塑作品形态中。
 
  而绘画作品同样使用了不同形状的海绵进行创作,画面上的几何线条,象徵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常用软件和应用程式,当中还使用了不同的符号,以此呼应主题。
 
  印鉴符号添诗意
 
  其中Michael使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及书法作品中的印鉴符号,“印鉴为作品补充额外资讯及信息,这与现今社交媒体主题标籤有同样的作用。”他参考了中国古代书法字体,将与此次展览主题相关的文字转换为英文印鉴,印在作品上,还增添了一些中国风与诗意。
 
  他表示,当今人们在交朋结友、工作、人际沟通、购物,甚至生活的各方面,都似乎离不开互联网,以及各种连接网络的工具,而人就像海绵一样每天都在吸收信息与知识,但真正能印象深刻的内容又有多少值得让人思考。Michael将这种思考及海绵的质感融入绘画与雕塑中,将这系列作品化为反映其个人情感的比喻,并期望能启发观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现在及未来进行思考。
好(106) 差(0)
分享到:0用手机看
QR 码

拍下二维码,信息随身看

试试用App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观看此页面。

相关文章Related Articles

  • 浮雕在说话

    07-21

    从艺术角度解析浮雕语言,让浮雕也变得生动多彩,全世界的浮雕都在说话,你能听懂吗?更多浮雕知识,尽在金兰浮雕。...

  • 中国红珊瑚需求旺盛 身价

    12-17

    珊瑚有海中钻石的美称,近年来,因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加上数量非常稀少,红珊瑚珠宝价格在近3年内飙升5倍。但来自人类的双重打击——直接的过度捕捞和间接的气候改变,让这...

  • 越窑:宁波人自己的瓷器

    12-30

    越窑鹦鹉秘色粉盒 越窑是唐朝、五代时越州(今浙江绍兴,宁波)的瓷窑。因此得名为越窑。越窑烧制的青瓷器在唐代很出名。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碗,越州为上。其瓷类玉、类...

  • 张自忠抗战浮雕亮相南漳

    07-21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南漳二中1993届校友为母校送来一份厚礼――纪念民族英雄张自忠将军抗战传奇浮雕组像。7月15日,校友代表和老师共同为浮雕...

相关评论Feedback

 

此页对你是否有帮助?

你的反馈有助于完善此网站。

有帮助 有一定帮助 没有帮助